紫砂泥并不存在枯竭问题

点击数: 次 更新时间:2020-10-08 15:54

这里要说明几件事:
  一,陶瓷只有优劣之辨,无真伪之分。为了一个批量性产品色泽统一,加入千分之三左右的化工色素壶经烧成后,其壶体浸出液并不会对人体有害,不应定名为“化工壶”。反之,陶瓷原料成分属于化工品。需特别强调的是用非紫砂矿泥添加大量化工色的一般泥土制成的茶具,其本身就不具备紫砂的特定壶性,外形再好也不是紫砂壶,只能称为茶具,能泡茶的也不能说是“假壶”。
  二,宜兴紫砂泥自民国之初到今天只开采了约4700万吨,占探明储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的一些矿泥自1956年现代化开采以来就量少或已多年不见也是事实,这只是泥的品种缺陷,并不存在枯竭之说。

  三,和丁蜀镇一山之隔的浙江长兴县自1958年由宜兴蒋蓉二位胞弟来开办紫砂厂,先后培养了一批制壶人。近年也由浙江省人事厅或民间协会分别给予各种紫砂工艺职称多人,评上职称后又改行的也不少。但当地有人著文称宜兴泥矿枯竭,目前优质紫砂泥多取自长兴,长兴的紫砂史也早于宜兴,工艺也超过宜兴等。据已故的《中国紫砂》主编钱大江先生调查,宜兴黄龙山生成的甲泥矿在地质学上为泥盆系上通五通组,特征是无夹石,其分子结构是最易成型的特殊结构。而接近长兴县和长兴境内一带的矿泥深度浅、有夹层,烧成中会结板不透气,地质上属石碳系下通高丽山组,生成年代与宜兴的相差约2亿年,更重要的是我于1996年曾去宜兴湖镇一带调查两件事:1、唐杜牧写的《茶山诗》的茶山是泛指还是真地名?2、相传宜兴金沙寺内有书僮供春制树瘿壶,揭开了紫砂文化的序幕。此金沙寺何时建,在何处?结果两者均有收获。前者是真地名,后者是在一户农民围墙下发现似有碑石作基。经协商掘开,竟是清代重建金沙寺碑记,由此,解决了长期不为人知的寺建于北宋熙宁(1069-1077)年间。而长兴没有金沙寺及相关传说,也不能把一般烧陶史就断为烧的是紫砂之陶。因此,中国宜兴紫砂壶的地位是动摇不了的。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信息: 探秘紫砂壶泥料特殊的质感     下一信息: 原矿紫砂泥提炼的方法

优秀陶艺家余敦金紫砂工作室/宜兴盆友八方紫砂工坊/仿古紫砂盆传承人


坚持黄龙山原矿紫砂原料\古法炼制\传统全手工成型\专业制作传统仿古紫砂花盆


地 址:宜兴市丁蜀镇紫砂一厂对面  电话:13861535088 邮箱:yxpybf@163.com  http://www.yxpybf.com